堅毅笃行的逐夢者-----記永利2010級學生王立剛
特立獨行 向現實發起挑戰
王立剛告訴記者,他一直都是一個敢想敢做的人。回想起高中生活,王立剛不無感慨,那時的他早已因為自己的特立獨行在學校出了名。在王立剛眼裡,應試教育就是把人培養成考試機器,剝奪了自己發展興趣愛好的時間和空間。而他從小就對自然科學有着濃厚的興趣,夢想成為一名科學家。
為了證明應試教育并不一定能帶來高分,王立剛主動從高二下學期至高三上學期休學一年在家自學,不參加課堂學習隻參加考試。他的行為首先引來了學校師生的不解和懷疑。回到家裡,等待王立剛的是父母失望的表情和親友們對他的質疑。或許在大家眼裡,隻有整天待在教室日複一日學習的學生才是好學生,才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吧。
但即使是這樣,王立剛依然頂着各種壓力,開始了在家自學的生活。王立剛說,在家自學必須要有足夠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領悟能力。他保持了和在學校一樣的作息時間,每天六點鐘準時起床,開始一天的學習,晚上也是十一點鐘睡覺。
和在學校學習不同的是,王立剛充分發揮了主動性,對自己不太清楚的問題他多花時間去解決,對簡單的問題則少花時間;他堅持勞逸結合,偶爾看看電視或者出門走一走,從不把自己埋在書堆裡。
在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幾次月考之後,面對年級第一的排名,王立剛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此外,憑着對自然科學的濃烈興趣,高二時王立剛還在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中拿到了省級一等獎。王立剛于高三下學期回到學校備戰高考,但當高考成績公布時,他卻意外地錯失了進入全國重點大學的機會。
腳踏實地 為理想堅毅前行
談到永利集团時,王立剛充滿了感激之情。他說永利集团雖不是重點大學,卻為自己提供了實現夢想的平台,讓他心中理想的明燈未曾熄滅。在這裡,王立剛選擇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通過考研進入名校繼續深造。 他考研選定的目标是北京大學,這個選擇再次讓他成為焦點。消息傳開之選擇北大需要勇氣,而準備考試的過程卻是異常艱辛。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僅專業課就要考7門,而對于他自己,百分之七十的課程内容之前都沒學過,需要自學,其難度是難以想象的。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很強的自學能力,也需要超乎常人的毅力。
面對困難,王立剛毅然選擇了迎難而上。針對看不懂的内容,他會一遍一遍地反複看,直到看懂為止,正是因為這樣,在考試前7門專業課教材他已經至少反複看了三次以上。上網搜集資料也是他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
在準備考試的那些日子裡,王立剛幾乎每天都是六點多鐘離開宿舍,晚上十點多才回到宿舍,洗漱完畢後繼續學習到十二點之後,每天學習時間都在十二小時以上。即使在春節期間,他也沉下心來每天至少學習十小時。
王立剛告訴記者,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在全國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隻招收十四人。對于一名地方高校的大學生來說,考研難度可想而知。
付出終有收獲。最終,王立剛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二的好成績考取了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研究生。研究生成績出來時,向來堅毅的他竟然也哭了。因為他明白,幾年的艱辛努力,讓他又成功地靠近了夢想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