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工作

100年|黃岡黨史故事:廉政縣長張鳳林

  • 發布者:永利集团辦公室
  • 發布時間:2021-04-14

    張鳳林(1896-1948),廣濟縣(今武穴市)人。幼年家貧,後從師習武。1927年秋,參加湘鄂邊區秋收暴動,曆任班長、排長等職。1929年9月随紅八軍五縱隊轉戰大冶、陽新等地,參加了著名的龍港暴動,同年加人中國共産黨。1930年奉命回鄉工作。他以行醫賣藥為掩護,開展革命活動,秘密發展了一批黨員,5月,任複祥區赤衛隊隊長。革命轉入低潮後,他根據上級黨組織指示,留在本地堅持鬥争達7年之久。抗日戰争開始後,他與上級黨組織取得聯系,1938年9月奉命重建廣濟地下黨組織。他在蕲廣邊先後建立了7個黨支部、6支武裝便衣隊,形成了以楊門村為中心的蕲廣邊抗日根據地。1942年6月張鳳林擔任蕲廣邊抗日民主政府首任縣長。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抗戰勝利後,張鳳林擔任中共廣濟工委副書記,負責陽城、田家鎮、四望一帶工作。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别山,他一邊組織群衆支援前線,一邊深入農村,發動群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基層政權。


   在群衆心中,張鳳林不僅僅是黨的一位好幹部、好縣長,更是一位清正廉潔、大公無私的好典範。張鳳林和他的兄弟相繼參加革命以後,地主、惡霸、土匪和國民黨軍隊将他家财物搶劫一空,房屋燒毀3次。張鳳林長年在外,家裡往往大半年揭不開鍋蓋,破瓢爛籃、讨米棍成了他妻子兒女離不開的“三件寶”。大兒子在流浪中得了重病,高燒不退,草藥治不好,不得已請了一個郎中,但朗中開口要10擔谷,診不起,結果活活病死。他生下5個子女,先後餓死、病死4個。


   當縣長以後,他家的房子又ー次被敵人燒毀,親友們勸他蓋間瓦房。他笑着說:“我身無半文,拿什麼蓋瓦房?還是搭茅屋好,冬暖夏涼不怕火攻,茅草是燒不盡的。”大家又說:“你當了縣長,連間瓦房也蓋不起?”張鳳林回答:“共産黨的縣長不比國民黨的,隻能為群衆謀利益,而不能給自己謀私利。”


    張鳳林分管财經工作,經管大量現金和實物。他經常教育身邊的同志要廉潔奉公,不能貪财,一分錢、一寸布都要用在革命上。同志們給他發津貼,他總是嫌多了,給10元,死活隻肯收5元。

   一次張鳳林重病之後,瘦得皮包骨頭。警衛員擔心他拖垮了身子,悄悄動用了公家1元買回了一點冰糖、木耳和1隻土雞,在睡覺前端給張鳳林吃,張鳳林問明了情況,嚴肅地說“動用公款是犯法的。”他硬是連筷子都沒有動一下,還拿出1元替警衛員還上。


    1946年底,突圍到蕲廣一帶活動的中原軍區鄂東獨二旅政委張體學,在撤離廣濟前,親手交給張鳳林1000塊銀洋,并囑咐他,必要時可以自行處理。張鳳林把銀洋埋進家裡的土洞裡。為了擺脫敵人,他拖妻帶子化裝出走,一路讨米要飯,一路探聽情況。400多個日日夜夜,張鳳林一家人風餐露宿,忍饑挨餓,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他都沒有想到去動用一塊銀洋,因為那是公款。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别山,鄂東又成為解放區,張鳳林趕緊挖出銀元一塊不少地交給了黨組織。


   1948年3月底,國民黨四十八軍七十二師進犯廣濟,地方反動武裝乘機瘋狂反撲。4月9日,他在張百可垸王香梅家夾牆裡隐蔽,被密探得知,将其住所圍得水洩不通。當敵人準備放火燒百姓房屋時,張鳳林大吼“不準放火”,随着“休想捉住我張鳳林”的喊聲,他自飲最後一顆子彈,英勇犧牲。


3044am永利(集团)官方网站-Official Platform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黃岡開發區新港二路146号
電話:0713-8833611 E-mail:huaxue@hg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