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工作

100年|黃岡黨史故事:戴克敏和他的一家

  • 發布者:永利集团辦公室
  • 發布時間:2021-05-28

    翻開黃岡烈士登記冊,諸如鄭行瑞和他的一家、戴季倫和他的一家、程訓宣和他的兄弟、王鑒和他的妻子、林清芝和他的父母等“滿門忠烈”的記載比比皆是,他們的事迹氣壯山河,他們的精神感天動地。戴克敏和他的一家便是其中的代表。

    戴克敏于1905年5月13日出生于黃安(今紅安)七裡戴家村一個書香世家。1923年考入武昌省立第一師範附屬高級小學,1924年初加入共青團,1925年4月轉為中國共産黨黨員。同年升入省立第一師範。1926年10月以省農運特派員的身份回到故鄉黃安。1927年3月,進入毛澤東主辦的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學習期滿後被黨組織派回黃安,繼續參加領導農民運動。同年10月,戴克敏作為中共黃麻特委委員被确定為黃麻起義行動指揮部領導成員,參與領導了11月13日爆發的黃麻起義。11月18日,參加黃麻起義的農民自衛軍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鄂東軍,戴克敏任鄂東軍黨代表兼第一路軍黨代表。随着革命形勢的發展變化,鄂東軍先後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紅十一軍三十一師,戴克敏均任黨代表。1930年春,擔任由徐向前任師長的紅一軍第一師政委。

    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紅軍建設立下不朽功勳的戴克敏,于1932年被張國焘以莫須有的罪名秘密殺害。臨死前他對看守說“我走後,請告訴我的父親,我是清白的,是革命的,希望他和全家不要為我難過,大家努力革命到底!”

    更令人敬仰的是,在戴克敏和他父親戴雪舫的帶動、影響下戴家先後有14人參加革命,其中11人參加過黃麻起義,13人英勇犧牲。父親戴雪舫是紅安革命先驅者之一,曾任中共麻城縣委書記,後緻力于根據地教育工作,主持創辦了大别山第一所列甯小學,有“紅色教育家”之稱,1932年9月在掩護列甯小學學生轉移時被敵機炸死;二伯父戴先治和四伯父戴先緻,從事地方武裝鬥争,1928年被敵人淩遲處死;三伯父在白區做地下工作時,于1928年被敵人殺害;八叔戴叔先是根據地最早的“紅色醫官”,主持創辦了大别山第一個紅軍醫院——劉家園醫院,1932年在“肅反”擴大化中被錯殺;十叔戴先誠是鄂東軍戰士,1927年12月在戰鬥中犧牲。

    大堂兄戴道濤曾任紅軍經理處主任,1929年在戰鬥中犧牲;二堂兄戴道高是紅軍幹部,1930年作戰時英勇犧牲;大弟戴道深是一名優秀的紅軍戰士,于1930年底英勇犧牲,堂妹戴醒群14歲參加革命,18歲加入中國共産黨,先後在紅軍醫院任看護、醫官、醫務主任,1938年與張體學結為夫妻,1939年9月在國民黨頑軍制造的“夏家山事件”中不幸被捕,當時身懷六甲,當敵人得知她是五大隊大隊長張體學的妻子後極盡所能進行勸降,遭到嚴詞拒絕後,劊子手們對戴醒群采取了最野蠻、最無恥的分屍酷刑。他們把她綁在黃岡賈廟的一顆大樹上,當着全體被俘人員的面,先後用小刀割掉她的乳房,又用大刀把她的四肢剁掉,然後割下她的首級。戴醒群犧牲時年僅22歲。

    戴克敏的胞妺戴覺敏是參加過長征的紅軍女戰士,是戴家14位革命志士中唯一的幸存者。

    這就是戴克敏和他的一家!一腔熱血,滿門忠烈!


3044am永利(集团)官方网站-Official Platform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黃岡開發區新港二路146号
電話:0713-8833611 E-mail:huaxue@hg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