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群工作

100年|黃岡黨史故事:傑出的工人運動領袖——林育南

  • 發布者:永利集团辦公室
  • 發布時間:2021-07-14

      林育南,回龍山鎮林家大塆人。1915年,就讀于武昌中華大學中學部,1917年10月,加入恽代英創建的革命團體“互助社”。翌年5月,積極參加武漢學生反對北洋軍閥與日本帝國主義簽訂賣國條約《共同防敵軍事協定》的鬥争。1919年3月,他與同學胡業裕、魏以新、湯濟川在中華大學發起組織“新聲社”,出版《新聲》半月刊,這是武昌“第一個新文化出版物”。“五四”運動爆發,他與恽代英共同組織和領導了武漢地區的“五四”運動,是武漢學生聯合會的主要負責人之ー。6月底,他受武漢學聯的委托,前往上海參加全國學生聯合會的工作。不久回到家鄉,在八鬥塆創辦新小學。1920年春,他和恽代英等在武昌創辦利群書社,成立利群毛巾廠。同年考入北京醫學專科學校,常去北京大學與北京共産主義小組成員一起研讀馬列著作。1921年7月,他與恽代英等在黃岡浚新小學發起組織“共存社”,其宗旨:“以積極切實的預備,企求階級争鬥、勞農政治的實現,以達到圓滿的人類共存的目的。”10月間,他與施洋等領導粵漢鐵路工人罷工。12月,領導漢口人力車工舉行反抗“洋資本家”加租的鬥争,這兩次罷工都取得了勝利。

      1922年初林育南加入中國共産黨。5月,任改組後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武漢分部主任,與許白昊等領導漢口漢陽鋼鐵廠大罷工,并籌建了全國第一個地方總工會——“武漢工團聯合會”,任該會秘書主任。同年9月,粵漢鐵路武長段工人為反對資本家無故開除工人再度舉行罷工,他草拟《告國人書》等罷工文告,并親自指揮罷工鬥争,發動武漢各工團組織“粵漢罷工後援會,聲援罷工工人。同年10月,湖北省工團聯合會成立,他被選為秘書主任,與施洋創辦湖北省工團聯合會機關報——《真報》,并多次組織、領導武漢地區的工人大罷工運動。

      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掀起震撼世界的“二七”大罷工。林育南是這次大罷工的實際組織者和領導者,他起草罷工宣言和文告,召開湖北各工團緊急會議,商讨聲援京漢鐵路工人的辦法,組織武漢各界舉行萬人大會,慰問罷工工人。

      1924年,國共兩黨建立統一戰線。任國民黨漢口執行部青年幹事。5月,他和李立三再次遭到反動當局的通緝,前往上海,參加編輯《中國青年》。不久,他又回到武漢,繼續開展青年工作,并擔任武漢學生聯合會主席。

      1925年,他參加領導“五卅”運動,在上海總工會負責宣傳工作。次年5月,出席廣州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後返回武漢,與李立三、劉少奇、項英等一起領導湖北的工人運動。1927年1月,湖北省總工會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任大會秘書長,并被選為湖北省總工會宣傳部主任。會後,宣傳部開辦工人運動訓練班、宣傳員訓練班,設立“工農通訊社”,出版《工人導報》、《工人畫報》等。

      同年4月,在中國共産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林育南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後又被選為中華全國總工會秘書長,主持全國總工會的日常工作,接着,又擔任太平洋勞動大會和第四次全國勞動大會秘書長。

      大革命失敗後,林育南擔任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長、代理省委書記。他和黃松齡、向警予等秘密出版《長江》,繼續宣傳革命。參加“八七”會議後,他積極領導湖北的秋收暴動。在武漢期間,蔣介石派人對他拉攏,要他投入國民黨陣營,被他及家人拒絕。1928年春,奉命調到上海,擔任中共中央機關報《紅旗日報》主編、第五次全國勞動大會、中華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和全國蘇維埃準備委員會秘書長等職。

      任職期間,與黨内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進行了堅決的鬥争。1931年1月17日,因叛徒告密,在上海東方旅社(現南湖旅社)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2月7日,在上海龍華英勇就義。

      林育南才華橫溢,文武雙全,是我黨早期工人及青年運動的傑出領導人,也是一位有影響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宣傳家。





3044am永利(集团)官方网站-Official Platform 版權所有

地址:湖北省黃岡開發區新港二路146号
電話:0713-8833611 E-mail:huaxue@hg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