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利副教授劉閃閃:用愛與責任點亮學生未來
她,是學生眼中的“知心姐姐”,用愛心和耐心呵護着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她,是同事眼中的“科研新星”,在新型光電化學生物傳感器領域不斷探索創新;她,是教育戰線上的“追夢人”,用實際行動踐行着“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她,就是永利集团副教授劉閃閃。
劉閃閃,女,1989年12月生,永利集团副教授,武漢工程大學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自2018年入職永利集团以來,她始終堅守教學一線,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工作中,以四有好老師為标準,以四個引路人為指引,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言傳與身教相統一,努力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始終以飽滿的教育熱情投入工作,用專業學識啟迪學生智慧,用仁愛之心呵護學生成長,用高尚師德引領學生成才,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一、以愛為燈,照亮學生前行路
“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教學工作中,她始終将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根本遵循,自覺踐行“四有”好老師标準,堅守“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職業操守。以立德樹人為己任,潛心教書育人,用愛心呵護學生成長。近年來,她先後承擔了《無機化學》《無機化學實驗》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在教學實踐中,她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實施因材施教,積極探索符合學生認知能力和心理水平的新型教學改革。通過不斷更新教學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與前沿科學研究有機融入課程教學,拓寬學生視野,提升課程内涵。2024年,她參加了校級青年教師講課比賽,憑借精心設計的教學内容和精彩的課堂表現,榮獲理工組二等獎。這一成績不僅是對我教學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勵我繼續前行的動力。在未來的工作中,她将繼續深耕教學一線,不斷提升自身素養,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以研促教,探索科研育人新模式
“科研是教學的源頭活水,教學是科研的沃土根基。劉老師深刻認識到科研工作是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的核心驅動力。她始終秉持教研相長的理念,深知教師在科研實踐中展現的治學态度、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對培養學生的科研素養和創新意識具有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基于化學與材料科學的學科交叉優勢,劉老師聚焦新型光電化學生物傳感器這一前沿領域,在傳感界面構建、信号轉換機制、生物分子檢測等方面開展創新性研究。憑借紮實的研究基礎和突出的創新成果,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項目編号:22004044)和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項目編号:2020CFB426)資助,為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支撐。成功入選湖北省“楚天學子”人才稱号和永利集团“明珠學者”第二層次人才計劃。自2018年8月入職永利集团以來,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期刊《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Dalton Trans.》《Environmental Research》等累積發表SCI論文共計11篇。此外,2021年11月榮獲“湖北省化學化工青年創新獎”一項。
三、以德立身,踐行教育初心使命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劉閃閃始終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共産黨員的初心使命。在社會服務方面,自2018年入職以來,她始終秉持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先後擔任2018級和2024級制藥工程專業班主任工作。在班級管理中,她注重将專業教育與思想引領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确的職業價值觀。建立一對一學業幫扶機制,定期開展學業指導,所帶班級英語四級通過率及考研錄取率居學院前列。此外,她還積極參與學院專業認證等工作,為學院發展貢獻力量。
劉閃閃同志始終以四有好老師标準嚴格要求自己,用實際行動诠釋着共産黨員的初心使命。她以赤誠之心投身教育事業,以執着之志深耕科研沃土,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着育人篇章。工作中,她秉持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職業信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感染和激勵着每一位學生。她常說: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正是這份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與熱愛,讓她在三尺講台上默默耕耘,用智慧啟迪心靈,用愛心澆灌希望,用實際行動踐行着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神聖使命。